
News / 新闻
News / 新闻
News / 新闻
近日,澳大利亚宋庆龄基金会和悉尼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举办了2025年“文化小大使”活动,本次活动以“我最喜爱的中国美食”为主题,邀请华裔青少年以录制视频的方式介绍中国美食、争当“文化小大使”。我校同学十分踊跃地参与了这次活动,共提交参赛作品近30份,最终,六位同学分获澳大利亚赛区的一、二、三等奖和优胜奖。感谢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也恭喜这六位获奖的同学!
为了让所有参与本次视频制作比赛的同学们都能得到学习交流的机会,丰华中文学校于3月23日下午在Chatswood校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小大使”视频制作比赛分享交流会。
许易校长首先对同学们的参与热情与所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了肯定。在短短不到两周的时间里,同学们就提交了这么多份参赛作品,可见大家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和对中文表达的自信。许易校长也感谢家长们一直以来对孩子们中文学习的支持,积极鼓励孩子参加视频制作比赛。最后,许易校长向大家讲述了举办这次活动的初衷:通过专业老师的讲解与参赛作品的分享,希望大家可以有所收获,并以此鼓励同学们再接再厉,今后继续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提高中文水平,锻炼自己不同方面的能力,提升自信心与表现力。
交流分享会邀请了传媒专业工作者唐明老师为参赛同学和家长带来关于视频制作技巧的讲座。唐明老师是专业的资深记者,他也为我校的很多大型活动制作过新闻视频,唐老师制作的视频兼具观赏性与专业性,受到了许多学生与家长的喜爱。唐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制作一个好视频的五个要素:故事、文字、拍摄、声音和编辑。好的故事脚本与主题契合度是一个成功视频的关键,但作品的拍摄、地点的选择、光影的呈现、镜头的分割、文字的搭配等都可以帮助制作者更完美地呈现出这个故事,并最大限度地引发观众的观看兴趣。随后唐老师随机播放了几位同学的视频,通过点评这些视频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与大家分享了许多制作视频时的小tips,如素材的积累、图片的运用、当今流行的主题引入方式、背景音乐和字幕的使用、运镜、色调、配音等等,让大家受益匪浅。
唐老师的讲座深受同学和家长们的欢迎,大家都希望唐老师可以点评自己的参赛视频并提出改进意见。讲座最后大家一边欣赏获奖同学的视频,一边请唐老师进行点评。
一等奖获得者Oscar《舌尖上的乡愁》为我们展示了他对“面”的喜爱。从小到大,他最爱吃的就是各种各样的面,他的父母为他留下了许多吃面时的珍贵照片。长大后,他知道了“面”是中国美食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作为半个陕西人,为了吃到家乡美食油泼biangbiang面,他自己在家学习制作,并展示给远在家乡的姥姥。他还在视频里教大家写最复杂的汉字“𰻞biang”,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一名合格的“文化小大使”。
二等奖获得者Eva的《肉夹馍》拍得妙趣横生,Eva的表演极具感染力,生动地为我们展示了“肉夹馍”为什么不叫“馍夹肉”的原因,另大家开怀大笑。
三等奖获得者Oliveah的《腊肉汤圆》、Emma的《热干面》和Tristan的《饺子》都得到了大家的称赞和好评。他们的视频拍得流畅自然、生动有趣,时而让大家捧腹大笑,时而让大家口水直淌。他们在视频中侃侃而谈,介绍历史、介绍文化、介绍家乡、介绍世界各国的美食,自信的样子充分展示出了我校华裔青少年飞扬的风采。
获奖的同学也在现场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参加比赛的感想。有的同学业余爱好就是制作与剪辑视频,有的同学热爱表演,有的同学喜欢烹饪,也有的同学对中华文化非常感兴趣。他们都很开心能够参加这次活动,虽然在线下参加决赛面试时他们都很紧张,但是这个过程让他们锻炼了胆量、提高了中文、增加了阅历、树立了信心。家长们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他们很开心孩子在澳洲也能参加各式各样的中文比赛和活动,感谢丰华为孩子们提供的学习与参赛平台,在参加学校活动的过程中,他们也见证了孩子们中文水平的提高与个人的成长。
除了六位获奖的同学,丰华还有二十几位同学提交了参赛作品,每一位同学的作品都各有亮点、精彩纷呈。家常菜与地方特色轮番上阵,让大家垂涎三尺、食指大动。为了鼓励所有的参赛同学,学校还为大家准备了礼品与美食,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活动,抓住每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
最后,本次交流分享活动在美食与自由交流中顺利结束。再次感谢所有付出了时间与努力的同学们,也感谢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的家长们,希望大家在中文学习的道路上能够一直都有乐趣和收获。